中央人民政府  |  四川省人民政府統(tǒng)一用戶登錄  |   無障礙瀏覽  |  網(wǎng)站支持IPV6
資陽歷史

陳毅故居

時間:2023-10-13   瀏覽量:21318   來源:資陽數(shù)字史志館

陳毅故居,位于樂至縣勞動鎮(zhèn),是一座具有濃厚川中民居特色的三重堂四合院木質結構瓦房,占地750平方米,加上四周園子占地6050平方米,約康熙初年,祖上陳堯欽兄弟隨一支移民隊伍來到四川樂至,并在此地定居下來。陳毅元帥就誕生在這里,并在這里度過了幼年和童年。

陳毅故居是陳毅故里景區(qū)的核心建筑,陳毅故里景區(qū)現(xiàn)為全國紅色旅游經(jīng)典景區(qū)、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(qū)、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、國家國防教育基地。其中,陳毅故居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陳毅紀念館為國家三級博物館。

1901826日(清光緒27年辛丑713日),陳毅出生于四川省樂至縣復興場張安井村(現(xiàn)樂至縣勞動鎮(zhèn))。

陳毅祖籍湖南寶慶府(今邵陽地區(qū)新寧縣)。父親陳昌禮在5兄弟中讀書最多,詩詞歌賦、琴棋書畫都懂一些,對陳毅的中文學習頗有影響。母親黃培善是陳毅少年時期品德的主要培養(yǎng)者。

陳毅五歲發(fā)蒙,就讀于私塾先生毛崇之書館。七歲那年,陳家因天災和債務破產(chǎn),陳毅只得隨父親遠走湖北利川,寄居做小官的外祖父任所。一年后返回樂至,居住在陳氏宗祠。

1911年秋,陳家徹底破產(chǎn),舉家遷至成都東郊上河心,由一小收租戶變?yōu)榈钁?。當時陳毅十歲,隨家搬遷進入華陽縣德勝鄉(xiāng)高等小學,畢業(yè)后考入成都甲種工業(yè)學校。

陳毅少年時期愛好十分廣泛。他曾在梅山登高望遠,他曾帶領小伙伴攀越石鐘,游戲石鼓;他曾頂著朝暉在竹林朗朗讀書,披著晚霞在鄉(xiāng)間小路上沉思漫步;他還特別喜歡蛙躍碧水,振臂擊波……

陳家按照“堯、舜、禹、湯、文、武、榮、昌、世、德、延 、遠、福、壽、綿、長”的譜系排輩。

陳毅是“世”字輩,原名陳世俊。陳氏堯、舜、禹三輩都是農(nóng)民。到湯字輩,出了個陳湯佶。發(fā)了家業(yè)一舉成為地主。陳湯佶參加過縣考、府考后來中了撥貢,人稱“陳貢爺”。

到陳湯佶的孫輩四兄弟分家時,陳毅的曾祖父陳武銘分得樂至薛包鎮(zhèn)第九甲張家井世代相傳的老屋子,這便是陳毅故居的前身。

老屋傳到陳毅的祖父陳榮盛、叔祖父陳榮斌時。以堂屋為界二兄弟均分,左邊陳榮斌,右邊陳榮盛。陳毅的祖父陳榮盛有五個兒子,陳毅的父親陳昌禮(后名陳家余)排行第三。陳榮盛三代同堂,房屋出賣前從未分過家。

清朝末年,迫于生計,加之不滿黃家的歧視,陳毅的父親經(jīng)同大哥商定,變賣老家田地。把本房所有房屋轉賣給幺祖父陳榮斌家,舉家遷至成都另謀生路。陳榮斌家買得這些房屋,把它全部租給佃戶,直到解放。

土改時,陳家老屋分給了十五戶農(nóng)民。大躍進時改做生產(chǎn)隊食堂。五八年一場火災,燒毀了部分房屋……文革十年,陳毅遭屈,舊居更是無人敢問。

粉碎“四人幫”后,為緬懷陳毅同志光輝偉大的一生,國家文物局撥款十萬元,省文物主管部門派行家規(guī)劃指點,家鄉(xiāng)人民在縣委、縣政府的領導下,于19791222日開始修復陳毅故居。僅半年多時間,故居修復完成。

舊居的修復,嚴格依循鼎盛時期的規(guī)模格局進行。修復后的舊居恢復了昔日的雄偉風貌,經(jīng)陳總親屬鑒定后,于1980年正式對外開放,現(xiàn)已接待國內外50余萬瞻仰者。他們中有來自日本、埃及、坦桑尼亞等國的外國友人,也有來自29個省(市)的國內客人,有中央和地方各級領導干部,有工人、農(nóng)民、解放軍戰(zhàn)士和學校師生……

陳毅故居已成為革命傳統(tǒng)教育和共產(chǎn)主義理想教育的神圣課堂。

主辦:資陽市人民政府 市民服務熱線:12345(本地撥打)、028-26111041(外地撥打)
市政府辦公室聯(lián)系電話:028-26655501 市政府網(wǎng)站聯(lián)系電話:028-28000836
網(wǎng)站標識碼:5120000001 蜀ICP備05007295號-1 川公網(wǎng)安備 51200202000010號